一、脆如银铃指声音的什么特
脆如银铃指声音的音调特。
脆如银铃是指声音比较高,指声音的音调高;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。是通过介质(空气或固体、液体)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所感知的波动现象。初发出振动(震动)的物体叫声源。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(震动)传播。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。
声音是一种波。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(频率在20Hz~20000Hz之间),我们称之为声音。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,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。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,单位是赫兹,字母Hz。
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~20000Hz的声音,敏感是200~800Hz之间的声音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>液体>气体(如:软木500m/s,小于煤油25℃、蒸馏水25℃等),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。
物理中音调指乐音的高低,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,音色指声音的特色,要区分开。有时我们站在山上高呼,会听到我们的回声,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,遇到这样的障碍,会反弹回来,再次被我们听到。当两种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时,时差小于0.1秒时,我们就区分不开了。
声音的特征:
1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,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,振动频率越大,音调越高。
2、响度指声音的大小,响度跟振幅有关,振幅越大,响度越大。
3、音色可以辨别物体,不同物体一般音色是不同的。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,尤其声音涉及到一些成语,我们要考虑成语的含义,指声音大小还是声音的高低,再来判断。
二、巧用比喻描绘声音
写声音时我们也可以用比喻来描绘。用比喻绘声,一般是通过联想、想象,把无形的声音,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。常常是用人们比较悉的形象、可想的各种声音去比喻比较陌生的难以用拟声词摹拟的声音,并能较具体地描绘出其中的区别。例如,同样是说话的声音,小孩子如银铃,少女如莺啼,中年汉子如铜钟,也有的人像闷砂罐,这样就细致分明地再现了声音形象。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有两句诗:“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”你看:大弦嘈嘈,小弦切切,交错杂弹,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。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,令人目不暇接。
再请大家欣赏陆定一《老山界》里的一段文字:
“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,远的又是近的,洪大的又是细切的,像春蚕在咀嚼桑叶,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,像山泉在呜咽,像波涛在澎湃。”
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句写声响,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,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,由于处于山谷,有的声音,分明来自远处,很低微,但由于寂静,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,而且响亮;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,很洪亮,可是由于山峰重叠,反响回,愈传愈远,愈变愈细。作者就是这样以形象贴切的比喻,用耳朵里感觉到的声响,烘托雷公岩的寂静,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,并使读者也似乎调动了听觉、视觉等感觉器去感受它,以便体会当时的寂静情景。
下面两段用比喻写声音的语段也相当优美,我们来共同欣赏:
①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,从她优雅的“水袖”中,从她婀娜的身段中,一粒一粒地滚下来,滴在地上,溅到空中,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。(叶君健《看戏》)
②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;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;低低的,轻轻的,像微风拂过琴弦;像落花飘在水上。(鲁彦《听潮》)
声音是无形的,人们看不到也摸不到。相较于有形的事物,声音的摹写是多么困难;可是这一语段却将音乐形象具体化了,通过比喻出现了清晰可现的画面:动的“珠子”,“一笑一颦”的表情,“优雅的水袖”及“婀娜的身段”,这些生动的画面,根据这些视觉形象,可以联想到音乐形象,使人觉得美不胜收了。例②同样是描绘声音,也连用了五个比喻,连续出现了五个画面和形象。声音的形象具体实在的诉之于视觉。
一些同学用比喻来描绘声音的笔法也相当老练,相当优美,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。如一位同学模仿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写到:
天不知什么时候又阴了起来,雨说着说着也就来了。起初,雨不大,叮叮咚咚,好像无数珍珠落到玉盘上。尤其是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,似乎柔和而又铿锵,似乎遥远而又逼近。重重轻轻,密密细细,点点滴滴,仿佛俞伯牙《高山流水》中的沉吟。似水柔情,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。后来雨越下越大,大得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,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,清脆悦耳,真可谓‘大珠小珠落玉盘’,使人心旷神怡,偶尔来阵风,树枝便扭着身躯,叶子呼呼地响,挤出了千万点水珠,飞落而下,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,创作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。”
这里小作者写声音时奇妙地运用拟声词、比喻的手法,十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雨声的特点。我们在写声音的时候经常运用一些比喻,如把优美的女高音独唱比作“夜莺歌唱”,把雄浑的大合唱比作“汹涌的波涛”;又如把抒情的小提琴独奏比作“淙淙的流水”,把激越的琵琶声比作“奔腾的万马”。运用比喻来描写声音,能达到形象、生动的效果。需要指出的是,用这种方法,比喻一定要贴切,不要牵强附会,生搬硬套。
三、震耳欲聋悦耳动听脆如银铃描述了声音的哪个特
“震耳欲聋”说明声音比较大,指声音的响度大。“悦耳动听”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,指声音的音色。“脆如银铃”说明声音如银铃般清脆,指声音比较高,指声音的音调高。
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,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。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,单位是赫兹,字母Hz。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~20000Hz的声音,敏感是200~800Hz之间的声音。
原理
声音是一种压力波:当演奏乐器、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,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——空气有节奏的振动,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,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,这就产生了声波,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。

四、声似银铃解释和造句
1.笑声像一串银铃丁冬响,半入河风半入云,香雾中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
2.校园中,传来了银铃般地声音,同学们在这雪白的世界中嬉戏玩耍。小池塘里的水冻实了。几个胆大的男生在上面,我们还把雪拧成团来打雪仗,天空上的雪球交织成一片,欢声笑语回在校园中。
3.她走了,撒下一路银铃般的笑声。
4.青春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,在校园的上空回,那是我们烂漫而纯真的心愿。
5.童年,好像银铃一般清脆的声音。回忆从前,一切又如实景一般。难过,开心,郁闷,委屈。一幕一幕的展现在脑海里。
6.童年是春风从田野上带走的撒丫子和伙伴们奔跑的银铃般的笑声。
7.随着银铃般清脆的声音,使我想起了童年的生活。那时的我是幼稚的,是可爱的,是活泼的,同时做的事也是幼稚的。在众多群星中,挑一颗明亮的星星,它使我记忆犹新。
8.幽默感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,笑也许是银铃般优雅轻笑,也许是震耳欲聋的放声大笑。
9.忽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,原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,踏着晨曦,沿着街心花坛,穿过厂前公园匆匆而来。
10.他们排成庞大的队伍,亮开银铃般的嗓门,用宏亮的歌声来欢庆“六一”.
11.奥德利庄院府邸门关户闭,爵士夫人银铃般的笑声一度使它充满音乐的大厦,现在由一个冷酷、年迈的管家至高无上地着了。
12.有时候,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丁当声,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。
13.正当郭羞愧难当,惊魂未定之时,身后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,回头一看,正是兰儿。
14.朔月,漆黑的夜晚,‘叮叮当’银铃声作响机四伏。
15.看到韩笑天迷茫的眼神,姑娘笑的前俯后仰,银铃般的笑声朗动听。
16.每当我这么叨念,丫头都会烂漫天真的轻笑,那银铃般的笑声能让凶神恶刹似的阿杜,变成只可爱的金巴,仿佛这孩子生来就是要为这冰冷的末世,挽留住些许温馨。
17.那是一名小女孩的声音,如银铃般清脆悦耳,含含糊糊的说着话……叫我哥哥,咦,我认识这种女孩么?我努力的在记忆中搜索着女孩的声音,却搜索不到。
18.小时候,我的脸上常常会绽开一朵朵幸福之花。那时,人人都喜欢我的笑容,大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声如银铃 声如钟磬
2025-02-23 10:59:20